【我的祖国 我的检察】陈祺:匠心、爱心、初心
我的祖国 我的检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乐章已经奏响,每一位浙检人的心都随着新中国70华诞的步点而跳动。为此,浙江检察推出“我的祖国 我的检察”专栏,讲述时光流转中我们与祖国、与检察的故事和深情。今天为大家送上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陈祺撰写的《匠心、爱心、初心》。
陈 祺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
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获得“全市十佳公诉人”、“浙江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匠心、爱心、初心
回首从检经历,我并没有多少非凡的才智,更多的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始终怀着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带着一颗诚挚的“爱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我的检察初心。
公诉工作,让我磨砺一颗“匠心”
“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这是我一直以来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法律工作,就是刀尖上的舞蹈,百分之一的疏忽也许会带来百分之一百的不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必须掌握海量的信息和专业的知识。只有自己内行,才能更好地工作。
记得刚开始办案时,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理清纷繁复杂的司法解释,尤其是省内的司法解释,这些解释纷繁复杂又零零散散,稍不留神就会犯错。为了汇总、厘清这些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我像愚公移山一样,利用办案间隙和休息时间一点一点地啃、一点一点地钻,将日常学习、办理案件中遇到的常用解释、难点解释、易混淆解释按照罪名整理归类并汇编成册,需要时随手可查。空闲时,我将它们当成休闲读物翻阅熟悉,钻研每个解释出台的背景、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体会到好处后,我更是将在《检察日报》、《刑事审判参考》等多种专业刊物上看到的对办案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的观点和案例,也随时摘录并分类总结。渐渐地,现在这个略显枯燥的习惯已从一项工作变成了一大乐趣,让我乐在其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小习惯,让我的办案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果说业务知识要靠平时的积累,那出庭经验更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从书记员工作开始,从讯问犯罪嫌疑人到撰写公诉意见;从观摩老公诉人出庭到自己出庭经受磨砺,每一次我都会主动与同事交流、与法官沟通,倾听他们对我工作的意见和评价,这些意见和评价无论是肯定的、还是批评的,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这些积累、整理、交流的习惯给我平时的工作和后来的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么多年的磨炼,我觉得检察官办案也像一名手中拿着工具,心中自有乾坤的工匠,既要融进去,抓住细节,确保精准,不枉不纵,又要跳出来,全面把握,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张军检察长说,检察官不仅要做公正司法的“工匠”,更要努力去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大师”。我们经手的每一起案件各有各的相似,又各有各的不同,但流水线作业生产出来的只是产品,只有做一名具有“匠心”的检察官,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注入自己对法律、政策的理解,才能使每一个经手案子都能成为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富有法律智慧的作品。
未检工作,让我常怀一颗爱心
在公诉我干了近十年,曾经做一名优秀的公诉人,指控犯罪,让罪犯伏法,是我一直不遗余力践行的信仰。有时我也会遇到令人唏嘘、惋惜的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时也尽力在冰冷法条中体现良善的温度,而到了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后,我更加意识到,检察蓝并不是冷冷的冰蓝,而是蕴含着温度的火焰蓝。检察官首先要是一个有温度的人,才能去温暖别人。
我曾经办理过一个未成年人盗窃案,案件的主人公小杨是一个来自云南的彝族少年,因为和父母发生争执,他就赌气一个人跑到宁波打工。可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根本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在宁波生活下去,小杨就一次次实施盗窃。我在看守所提审他时,小杨除了表示认罪以外没有多说一句话。一直到后来,我们去看守所向他宣布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告诉他我们帮他找到他曾经最喜欢的帮厨工作时,这个10几岁的小男孩哭得稀里哗啦,只会反复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在我们的帮教下,现在,小杨已经是一家火锅店的配菜员,而且他还主动加入了鄞州区反扒志愿者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反扒知识的宣传活动。上个月,我们科集体去小杨工作的火锅店看望了他,看到他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充满自信的工作表现,我们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办理了形形色色的未成年人案件后,我发现和那些成年人惯有的狡黠截然不同,提审未成年人时,他们的脸上不仅会露出胆怯、悔恨,还显现着幼稚和倔强。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当在办理这些案件时,看着一个个正值花季的少年因犯罪给社会、家庭、他人带来的危害和痛苦,我的心里常常会被刺痛。
如何在法与情之间权衡,如何走进他们封闭的心,将他们从悬崖的边缘拉回来?为了找到答案,我买来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打印了近四年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收集了所有的精品案例,不断摸索。我希望能找到打开他们心门的那把钥匙,用未检人的爱和关怀去感化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们。
刚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时,我曾窃喜过,终于可以逃过做公诉人时为了某个重大疑难案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痛苦,可随之而来的却是被另一种“提心吊胆”所取代:我常会在某个夜晚突然接到公安指挥中心的电话,说辖区内又发生了一起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之后我快速地拨打电话联系派出所民警、医院医生,然后匆匆地赶往鄞州二院的“未成年人保护站”。有时家人也会抱怨,但是,当他们知道我的每一次“提心吊胆”是为了能让受害的孩子少一些“担惊受怕”,他们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爱不仅仅停留在办案,因为事后的补救远不如事先的防范。为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给未成年人建立最严密的防护网,我带上资料一次一次走访公安局、法院、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通过不断地沟通、协商,最终促成本区《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工作制度》的建立。为了解决跨区域跨行业的“保护真空”问题,我又和全科同事加班加点,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进行数据的筛选和信息录入,建成了首个覆盖全国的性侵前科人员信息库。目前,信息库里已经收录31万余条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持,我们才能给辖区的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未成年检察工作——这个传说中的“小儿科”,真的不简单。她让我练就了许多案外的本领,有时我像是老师,为了给孩子们上好一趟法治教育课,我会按照孩子们的喜好精心制作课件,对着空气一遍一遍地演练;有时又像是推销员,拎着包来往与很多机关单位、慈善机构、社工组织,不遗余力地推销我们的工作和理念……
当为之倾注心血的未成年检察工作,使曾经迷茫或者伤痛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我常常和同事们调侃说,以前“我是国家公诉人,代表国家指控犯罪”,现在“我是国家监护人,代表国家管理孩子”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使命和责任,但是,同样让我感到幸福和骄傲。
检察工作,让我始终保持一颗初心
从检十二年,我从民事行政部门到公诉部门再到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从书记员到科员再到科长,无论业务、职务怎么变,不变的是内心深处的那份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老党员的信中写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我想,我们的“初心”就蕴含在庄严的检察官誓词当中,蕴含在成为检察官那一刻我们所许下的终身承诺中。
近几年,我们检察机关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不管怎么改,不改的是我们检察人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是对执法为民的始终坚守。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官,当前我要做的,就是处理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审查好每一起案件,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和挽救每一名未成年人。
这些年我每到一个部门都参加过竞赛,被同事们打趣说是“竞赛专业户”,被评为“宁波市十佳民行办案能手”,“宁波市优秀公诉人”,去年又获得了“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的荣誉称号。提到竞赛,好多人都比较胆怯,因为关乎荣誉,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杜牧有一句诗:“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意思是学习不能像看花一般流于表面,而是要寻根究底。我们参加比赛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明确比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它不单单是为了一个比赛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集训和竞赛,充分提升我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把关注点集中在履职能力、专业素质的提高上。“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绝不是一句空话,只要保持一颗初心,怀揣一颗爱心,磨砺一颗匠心,脚踏实地,全心投入,所有的苦累难都是浮云。
记取来路
不问归途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
●继续做到四个过硬!省检察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检察官辨法”沙龙即将开讲!首期聚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量刑问题”(名额手慢无!)
●【我的祖国 我的检察】舒燕华:回首廿载来时路 一片冰心在玉壶(附视频,龙游检察人告白祖国很走心!)
●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唐永刚:我愿做检察院的一棵树,向着法治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
●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 詹政洁 :以热血书写忠诚,用担当践行使命